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 > 集团业务
  Business

集团业务

集团业务

澳门威尼克斯人何帆:企业出海该做好哪些准备?

发布时间: 2025-02-23 次浏览

  澳门威尼克斯人何帆:企业出海该做好哪些准备?这两年,关于企业出海的讨论可不少。有人说,这是中国企业的出海元年。有人说,中国企业的大航海时代到了。可是,你再想一下,为什么是这两年才出现了企业出海热潮?为什么在全球化的鼎盛时期,中国企业没想起来出海?要知道,那时候欧美国家的对华政策更友好,企业出海遇到的障碍不是更少吗?很简单,那时候中国企业的日子过得太顺了,没有动力折腾出海。国外的企业把订单给我们,我们的企业完成订单,妥了,钱就能拿到手了,别的啥也不用操心,这多轻松自在。现在不行了。正是由于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化的逆潮,所以逼得中国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怎么去开拓市场,怎么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人急了,什么能耐都能憋出来。以后,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可能就是这么走出来的。

  所以,现在这一波企业出海,究其本质,是中国企业为了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而做出的一种逆向操作。比如说,美国对“Made in China”的产品加征关税,那我就把工厂转移到越南或者墨西哥;有些产品没法卖到欧美市场,那我就到东南亚、中东、拉美,甚至非洲寻找新的市场。这么做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也存在一个风险。风水轮流转。如果有一天贸易保护主义退潮了,全球化回来了,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把已经搬到外面的工厂再搬回来?那不是瞎折腾吗。

  你可能会质疑:“怎么可能呢?现在美国仍是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又怎么会改变对中国的排挤和围堵的策略呢?”然而,我要告诉你的是,全球化并没有消失。打个比方,全球化现在就像航班晚点了,或者说得更严重一点,航班取消了。可是飞机还在,机长还在,乘务员还在。那什么时候起飞,不是说走就走的事儿?就算是因为机长闹情绪,乘务员,飞机没法起飞,那就不能再换人?所以,全球化还是有可能再度复兴的。不要到了那个时候,你说“坏了,我还没有订机票”,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为什么全球化有可能再度复兴呢?你要先注意一个基本规律:大国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说变就变,甚至会发生180度的转变。比如说,在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多好啊,没过几年,冷战爆发了,它们又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再比如说,你要是在1971年预言中美两国会建交,当时的人们很可能都不会相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一个大国来说,国内才是更重要的。国内算计的都是利益,那都是一分钱一厘钱掰开来算的,国际宣泄的是情感,看你顺眼不顺眼,其实跟你没关系,关键是看我自己的心情好不好。俗话说:“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你看,大国关系不是也跟幼儿园的小孩子一样,今天是“我不跟你玩了,你们也不要跟他玩”,明天就成了“我还是跟你玩吧,但咱们不跟他玩”。看多了,你就不觉得奇怪了。

  除了要注意这个基本规律外,你还要注意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很多全球问题,只有中美两国携手才能解决。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就有个提法,叫“G2”, 也就是中美两国组成的俱乐部。他就是想让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特朗普也说过,和中国合作才能解决很多问题。你看看,这个世界上闹心的事儿太多了:从俄乌战争到中东动荡,从极端天气到人工智能。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层出不穷。真到搞不定的时候,美国也会转变思路,来找中国商量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过于悲观,未来会有转机。风物长宜放眼量。

  帮你分析完天下大事,接下来就要说说咱们该怎么应对了。出海企业需要考虑在短期内避险的需求和在长期内全球布局战略之间的平衡,我们要可退可进,可以在山里打游击,也可以到平原上打大决战。那么,我们要问自己的问题就是,出海到底要图啥?也就是说,什么是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布局战略的决策依据呢?

  如果你只是想把货卖到国外,其实并不需要出海。在国内生产、在国内搞跨境电商、在国内发货,就可以了。企业出海遇到的真正考验是要不要到海外建厂,把生产环节转移出去。这就涉及一系列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考虑好了要到海外投资建厂,又该怎么做?

  我在这里给你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供你参考。当我们考虑全球生产布局的时候,无非要把全球的资源都考虑进来,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更有效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好,那有哪几种生产要素呢?无非土地、资本和劳动力。

  先说土地。乍一看,有些国家的土地比中国便宜,这也是最初吸引中国投资者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再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国外的土地并不比国内便宜。别忘了,中国有一个独有的发展模式,那就是地方政府特别热衷于招商。招商就要提供廉价的土地,而且,不仅是土地,还得有相应的配套:修路、通水、通电,甚至还要盖好厂房。不仅是工业园区里的配套都有,园区外面的基础设施也不差: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码头、机场,一应俱全。到了国外就不一样了。比较好的情况是,园区里面的设施还能过关,但出去之后基础设施就跟不上了。没有几个发展中国家能跟中国这样的基建狂魔相比啊。

  所以说,土地并不是中国企业出海最需要关注的生产要素。那资本呢?其实也不是。原因很简单,资本是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国际化属性最高的。它可以周游世界,寻找最好的投资机会。所以说,如果你是想寻找国外的资金支持,那大可不必走出去。你要是做得好,他们就会找上门来的。不要说硅谷和华尔街那些望风而动的投资者,还有新加坡的淡马锡、中东一些国家的基金,都对投资中国企业很感兴趣。

  如果既不是土地,也不是资本,那中国企业出海最应该关注的生产要素应该是劳动力。也就是说,如果能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和中国的生产能力匹配的廉价而高效的劳动力,才是出海的真正赢家。而且,这是一个双赢、多赢的结局。中国企业在海外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就更大。这又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如此一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影响力就更大,国际地位就更高,说话就更算数了。

  说到这里,有的企业家就要反驳我了:不对啊,中国的工人才是全世界最勤奋、最能干的,到了国外,找不到这样的工人啊。真的是这样吗?

  我给你举个例子。中国工人,尤其是女工,以心灵手巧著称。但是,印度女工也不差。几年前,印度很少有女工,而现在各地纷纷打开大门允许女工进入工厂。富士康印度工厂女性比例甚至高达90%。20%的女工是大学毕业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在手机装配的工作流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要是在中国的工厂,很多中国员工会有个动作,用完镊子就放在一边,需要用的时候再拾起来,可是印度女工会把镊子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中间,无需切换,这就节省了两个动作。别看就这一个不同,结果是,印度女工完成手机安装的接线速度并不比中国深圳、东莞、昆山的工人慢。

  我在《变量5》里还介绍过一个案例。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有个水电站项目。这个项目工期长、工作量大,中国工程师都叫苦不迭,坦桑尼亚的工人却扛得住活儿,还干得不赖。这些坦桑尼亚工人之所以这么勤奋,一方面是因为工资高,工地上一个普通工人的收入也能达到当地人均GDP的三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他们在这里工作有自豪感。他们知道,这座水电站建成之后,坦桑尼亚的发电量就能翻上一番。有了电,就有电灯,孩子们就能在灯下学习;有了电,就有工厂,孩子们未来就能找到体面的工作,他们就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所以你看,如果去掉刻板印象,就能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方发现当地人的长处和优点。如果激励机制对头,能唤醒人们对改变命运的信心,每个人都会有工作积极性。

  放眼未来,中国制造业即将遇到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熟练的制造业产业工人将日益短缺。这不仅是因为生育率下降,未来的工作人口增长速度会放缓,而且是因为愿意进工厂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喜欢工厂里单调乏味的工作,宁可去送外卖,也不想进工厂。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作条件,或是加快生产自动化改造速度,都只能延缓,但不能阻止这一趋势。所以,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必须考虑,该去哪里找到一批新的产业工人,这才是中国企业出海最需要关注的事情。

  你可能会说:“去海外投资建厂,这对我来说太遥远了。我就是一个小工厂,或者,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也不甘心困守一隅,企业出海是一个潮流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那这里面能有我的机会吗?我能干什么?”

  一说到企业出海,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但我的观察却是,越是接地气,反而越容易找到门道。举个例子。很多企业想做跨境电商,就去找学外语的人才,可是,学外语的人才未必懂得销售。我有个朋友,开了一家小企业,做跨境电商,他请来的外语专业的硕士忽然辞职不干了,怎么办?他媳妇自告奋勇,自己上。虽然她媳妇的英语讲的不好,但很会和用户沟通:“Lady boss, give you low price.”直播间的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了。过了一会儿,老板娘的英语卡壳了,她也不怕:“Who know how to say it in English tell me.”留言区里居然有不少用户自告奋勇当起了翻译。你看,不用老板娘带货,用户自发地就帮忙带货了。你再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中国企业有一个强大的优势,就是特别会服务草根用户。这个世界上,无论走到哪里,草根群众永远是人数最多的,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机会就在这里。

  想要找到出海突破口的朋友,我跟你们分享一个经验,那就是要善于寻找“反差场景”。什么叫“反差场景”?就是那些我们能做出来产品,但平常不怎么用的场景。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在欧美市场上卖得很好的三种产品:清理泳池的机器人、电风扇和脱毛仪。这三种产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首先,这三种产品,中国企业都能造得出来。其次,这三种产品在中国没有太多的需求,但在海外市场上有。

  比如,很少有中国家庭有自己的私人泳池,但全球大约有2800万个家庭泳池。中国人不买电风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空调。但欧美国家有很多家庭没装空调,这几年全球气温变暖,年年夏天都遇到史上未有的高温天气,有些欧美人突然发现受不了啦,赶紧去买电风扇。中国毛没有西方人那么多,平常没有脱毛的需求,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刚需。

  背靠着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出海企业在生产能力方面很容易打成平手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要找到反差场景,关键在于对本地需求的洞察。这种洞察来自换位思考和破局思维。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国外用户的生活场景中,去感知他们的诉求。所谓破局思维,就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帮助用户找到一种不一样、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找到了“反差场景”,你就找到了“蓝湖”。为什么说是“蓝湖”呢?因为它们的市场规模不像“蓝海”那么大,但这很可能是小企业能够在出海的时候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好,总结一下,咱们今天讲到,别看全球化现在正处于退潮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但世事难料,以后全球化可能还要再度复兴。想要出海的中国企业,就要把短期内避险的需求和长期内全球布局的战略规划平衡起来。从长远来看,那些能够善于利用海外的劳动力资源,找到和中国的生产能力更好地匹配起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想要出海,小企业可以尝试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反差场景”,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避开过度拥挤的竞争。在企业出海这个宏大的潮流中,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甚至个人也好,都能找到更多的机会。这是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一次重大重组。祝愿你也能在其中发现机会,找到一片新天地。

 
友情链接
中国·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 -Best Platform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
Copyright © 2012-2023 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看电视剧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豫ICP备19016903号-1